魏大光
魏大光(1911~1939) 原名魏紀青,曾用名魏占瀛,大韓家堡村人。幼年家貧只上過兩年私塾。民國24年(1935年)秋,他被人誣告,聞訊后只身逃往天津,在碼頭上當搬運工人,開始接受革命思想,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次年冬,他曾和一滄州青年夜入日本人開設的工廠,掐斷電源,砸壞電器設備,造成該廠停產,事后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結識了幾位共產黨員和抗日骨干,進一步受到革命熏陶。“七七”事變后,他與難友破獄而出。回到家鄉組織抗日武裝,在堂二里一帶發展游擊隊500多人。民國27年(1938年)3月,這支武裝接受共產黨領導,定名為“華北人民抗日聯軍第二十七支隊”,全支隊共4000余人。11月底,改編為冀中軍區獨立第五支隊,魏均任司令員。翌年,這支隊伍又編為一二O師獨立二旅,魏任旅長。
魏大光帶兵有方,紀律嚴明。二十七支隊成立不久,日軍駐天津司令部曾兩次派遣特務刺探軍情和進行分化瓦解活動,魏大光查明情況后,均將其當即處決。國民黨軍冀熱遼中將司令唐繼武曾親自找過魏大光,妄圖以升官發財為誘餌,拉攏其投靠國民黨,魏大光毫不動搖,婉言拒絕。對于部隊制定的制度和紀律,他堅持帶頭執行,不搞特殊,不徇私情。一總隊的一名排長劉傻力,利用放哨之機綁票,被群眾告發,魏大光立即命令抓捕,審明后當眾處決。他舅父修仲自以為身份特殊,在司令部門口放留聲機,違反軍紀,被門衛士兵強行制止,魏大光知道后,對士兵進行了表揚。
魏大光膽大心細,作戰勇敢,屢建戰功。在武、安、永、霸一帶享有盛名,留下許多傳奇故事。1938年2月28日拂曉,魏大光帶領游擊隊200多人,在永清縣吳家場村被日軍包圍,敵人憑借武器優勢,先是炮轟,后則強攻,逐漸縮小包圍圈。魏大光鎮定自若,一面派人突圍求援,一面組織反擊。在他的沉著指揮下,打退日軍數次強攻,打死打傷日軍60多人,取得了戰斗的徹底勝利。同年4月,安次縣抗日游擊隊司令閆力宣在雙口村被“保衛團”和日軍包圍,魏大光得到消息后,立即帶領一百多人飛速接應,形成里外夾擊之勢,敵軍陣營大亂,使閆部得以解圍。同年6月28日,日軍一支精銳部隊500多人,分兩路進攻勝芳,企圖消滅駐守在勝芳的人民自衛軍。魏大光聞訊后,親自帶領二十七支隊,抄敵后路給敵人以重挫,敵人節節敗退繞道信安逃回天津。同年11月,日軍集結重兵,對津西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掃蕩”,魏大光抓住戰機,在中亭堤設伏,一晝夜殲敵110余人。此外,魏大光帶領的二十七支隊,還經常化裝進入天津,貼標語,散傳單,炸毀市警察局附近的輸電線路,使敵人聞名喪膽,惶惶不安。
二十七支隊改編后,魏先后擔任冀中軍區五支隊司令員、一二O師獨立二旅旅長,在著名的齊會殲滅戰和任邱臥佛堂戰斗、獻縣沙河橋等戰斗中,都表現出一名指揮員無私無畏的忘我精神和非凡的軍事才能。賀龍同志第一次見到他就問:“聽說你打日本鬼子很有辦法,在霸縣打死多少鬼子?”他謙虛地說:“我不會打仗,碰死了不少。”賀龍同志高興地笑了。
1939年5月,魏大光奉命返回霸縣,在大清河北收編散兵,擴大抗日武裝。經三個月的艱苦工作,在武、安、永、霸一帶收編了上千人的隊伍。不幸的是,8月26日,他乘船赴黃莊子村開會,在大寧口村北與日軍汽艇相遇,在激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噩耗傳到一二O師,全軍指戰員悲痛不已。同年9月,在河北省靈壽縣召開了追悼大會,由廖漢生主持,賀龍、關向應送了挽聯。不久,葉劍英在《八路軍軍政雜志》上發表了《悼八路軍魏旅長大光光榮殉國》的文章,稱他是“為國家盡了大忠,為民族盡了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