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節(jié)日外,還有很多雜俗
煙九:正月十九稱“煙九”,霸州曾有“煙九廟”。是夜,要大放鞭炮、焰火,熱鬧非凡,十里八村人們結伴同行,共賞焰火。此日婦女休息,不動針線。今此俗已無。
填倉:農歷正月二十五為“填倉日”,傳說是“倉官兒”的生日。是日黎明,農家在院中用草木灰撒成數(shù)個直徑兩米左右的圓圈,當中放些五谷雜糧、錢幣,上面覆磚,叫“打囤填倉”,以祈五谷豐登。如無大風、雨、雪,謂之“收囤”,是豐收之兆。舊時這一天農家多吃小米干飯、雜面(綠豆面)湯,有的吃餃子。
龍?zhí)ь^:農歷二月初二為“龍?zhí)ь^”之日,象征嚴冬之后萬物開始復蘇。并有汲水引龍之舉,如天寒結冰,之上可跑鼠,則予示豐收之年。此日婦女忌動針線,傳說動針線扎壞龍的眼睛。舊時,這天各戶一般吃煎餅炒豆芽,有的吃餃子,叫作吃“龍耳”,吃饅頭叫作吃“龍蛋”,吃湯圓叫作吃“龍眼”,皆取吉祥之意。
七夕:每年農歷七月七日,相傳天上的牛郎、織女在“天河鵲橋相會”。女孩們在此日午時以投針定拙巧,即用盆盛水,浮針于水面,觀其影,影纖細小者予為巧,影粗大者予為拙,俗謂之“投花針”,也叫“乞巧”,今無。
鬼節(jié):舊稱農歷七月十五日為“鬼節(jié)”,古稱“中元節(jié)”,為上墳燒紙祭祖之日。過去佛教中還要舉行“盂蘭會”等佛事活動,以超度亡魂。沿河村莊此日晚要放河燈“祭孤魂”。建國后,此俗漸廢,但近年又有所抬頭。
十月初一:農歷十月初一為“送寒衣”之日,用各色紙剪成或疊成衣褲被褥,為已故親屬送寒衣,并在墳前焚燒紙錢、金銀箔等,有的在道旁路口焚燒。焚燒者多為死者的女兒。
臘八:臘八即農歷臘月(農歷十二月)初八。自唐宋至今,人們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農家一般在五更天就開始熬粥,柴鍋溫火,起身越早,熬的時間越長,粥越黏稠越好喝。霸州全境均有此習,并有“誰家灶筒先冒煙兒,誰家高梁先紅尖兒”之說。所以人們都爭先早起,以祈愿豐收。臘八這天,人們還習慣于用醋泡蒜(去皮),叫臘八醋或臘八蒜。醋有辣味,蒜有酸味,過春節(jié)吃餃子當佐料,味道極佳。
祭灶:農歷臘月二十三為祭灶日,又稱“小年”。祭灶即祭祀灶王(也叫“灶王爺”、“灶神”)。傳說,灶王是玉皇大帝派駐人間農家的代表,專司監(jiān)察人們的是非善惡,被人們奉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一年即將結束,灶王要返回天庭向玉帝匯報。這天晚上,人們在灶龕前擺上供品:糖瓜、草節(jié)、料豆,焚香叩拜,揭下灶王像焚燒,稱“送灶王上天”,并祈禱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再貼上新買(請)的灶王像。送灶后,清屋凈舍,張貼年畫,蒸年糕備年貨,以迎新年。建國后,祭灶之風漸除,而吃年糕、糖瓜之風尚存。近幾年供奉灶王的現(xiàn)象又有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