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工作報告
2004年1月11日在霸州市第四屆人民
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楊 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做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各位政協委員、各位同志提出意見。
2003年政府工作的總結與回顧
2003年,在上級黨委、政府和中共霸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凝神聚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克服了預想不到的困難,取得了超乎預計的成就。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素質穩步提高。全市GDP達到83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財政收入完成4.0688億元,可比增長 18.3%,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4.4%提高到4.9%。
農業種養結構趨于優化。糧食總產量比上年提高1%;新增造林面積8.8萬畝;養殖業穩步增長。林果、蔬菜、畜牧生產對農業增長貢獻率達60%。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1%,提高1.5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新上技改項目88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技工貿總收入完成6.9億元,科技貢獻率達到57%。56家企業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新增省著名商標、省級優質產品、省名牌產品各1件。
第三產業全面發展。商貿流通業不斷壯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房地產市場發育良好。休閑娛樂、物流配送等新興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亮點。金融業保持較高盈利水平,不良貸款余額下降9個百分點。保險業入保率和理賠能力不斷提高。
——投資需求不斷擴大,雙向開放勢頭強勁。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增長44.1%。其中,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技改投資完成2.9億元,增長30.7%。
大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新上、續建億元以上項目15個,計劃總投資45億元。為改善投資環境,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爭取了一批國債和開行貸款建設項目。
外向型經濟再上新水平。引進域外資金7.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760萬美元,新注冊三資企業9家。外貿出口穩步增長,出口商品結構得到優化,經營主體實現多元化。2003年全市出口創匯完成2900萬美元,增長40%。
——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得到加強,城鄉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農田、水利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改造中低產田2萬畝。新打、修復機井622眼,節水灌溉設施不斷完善。完成了40項防汛抗旱建設工程。解決了21個村街的人畜飲水難問題。
“數字霸州”建設開始起步。固定、移動電話用戶由18.5萬戶增加到21.7萬戶;傳統工業數字化改造成效明顯;遠程教育加快普及,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入網及網站建設穩步推進,互聯網用戶由1295戶增加到4695戶。
能源、交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完成了信安500KV變電站新建、康仙220KV主變增容等項重點電力建設工程;二期農網改造順利通過有關部門驗收;辛章220KV變電站、前鋼110KV變電站、寶石110KV變電站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供電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完成了106國道市區段、霸楊路東段段拓改及鄉村道路升級等10項路建工程;采留線規劃設計和廊泊線一級路改造工程進展順利。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區舊城改造穩步推進。完成了市府道西伸改造等19項市政重點工程,益津路形象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5.9平方米,燈箱亮化率、垃圾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6%和100%。勝芳北二環西伸、燃氣入戶、時代廣場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各項改革向縱深推進,經濟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所有制結構不斷優化。完成了28家工商流通企業的改制。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總數達2.2萬家,上繳稅金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76%。
資本運營體系進一步健全。建立了存量國有資產變價收支兩條線管理和國有土地收購、儲備、出讓“三統一”運營機制。益津商貿中心、盛堂家具城、清河膠合板市場擴建等民資項目建設勢頭良好。
公共財政框架初步建立。完善了早編細編預算、部門預算、綜合預算、零基預算、財政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管理、統一收費和政府采購等項制度;加強了待結算資金管理;實現了公教人員工資發放銀行化,解決了鄉級教師工資拖欠問題。
深化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穩妥推進土地承包使用權流轉,增強了土地社保和資本功能,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生產。深化了農村稅費配套改革,農民人均負擔較改革前減少71元,減負率達54%。
同時,住房、投融資、醫療衛生、藥品生產流通、糧食流通等領域的改革也取得顯著成效。
——科技、教育蓬勃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支撐作用明顯加強。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5個,“多元合金BGA焊錫球”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萬人專利申請量達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全市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39家,勝芳鋼木家具園區被列為廊坊市科技示范園區。充分發揮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推動作用,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為依托的科技創新體系。
教育事業在發展中壯大。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師資隊伍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小學布局結構得到優化。初中控輟保學成效顯著,鄉鎮中學中考成績穩步提高。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由2650人增加到3280人;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62.4%,專科以上上線率達到90.1%。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教育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加強,人口出生率、計劃生育率分別為7.54‰和95.30%。耕地、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工作扎實推進。退耕還林、綠色通道建設進展順利,縣域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3%。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進展較快,土地環評工作有序開展;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市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文化、體育、衛生等戰線成果豐碩。基層文化建設得到加強,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化產業穩步發展,文藝創作和人才培養取得新成就。成功舉辦了首屆全民運動會,參加廊坊市四屆運動會并取得優異成績。新建了市第三醫院、第一醫院門診樓、王莊子鄉衛生院門診病房樓。有線電視網覆蓋12個鄉鎮區辦。民政、婦聯、老齡、殘聯、武裝、人防、民族、宗教、氣象、新聞出版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政府對社會、經濟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成功防治了非典疫情。建立健全了三級疫情防控體系,實現了非典病例零死亡、非典疫情零擴散和防治救護人員零感染。及時平抑了物價,保障了商品供應,維護了群眾基本的生產、生活秩序。
社保及就業體系框架基本建立。健全了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三條保障線”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覆蓋率、特困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率、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下崗失業人員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率均達100%。農村貧困人口得到及時救助。加強了下崗人員培訓,創建了5個再就業基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4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88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82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5.5%。
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藥品、食品、建材、農資等八項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成效顯著。加強了行業協會建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完善了企業統一收費管理,減輕了企業負擔。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強化了城市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9.6%。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廉政建設得到加強,政府決策科學化、法制化步伐不斷加快。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依靠各方力量維護了社會穩定。
同時,完善了城鄉建設、市場建設、土地開發、產業發展等專項規劃控管工作,提高了縣域經濟社會效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是霸州經濟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一年。我市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所確定的政府重點工作,除個別基建項目受非典影響未達到時間進度外,主要經濟和社會指標均已完成或超額完成。這是在中共霸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辛勤勞動、團結奮斗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對政府工作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干部、知識分子、個體私營業者,向給予我們支持和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向所有關心、支持霸州發展的離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政法干警、民兵預備役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關注、支持霸州建設與發展的駐霸中省直單位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霸州目前的小康仍是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經濟社會發展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矛盾。諸如:農村教育就業功能低下,勞動力素質結構初級化特征明顯;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障礙亟待破除,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待加強;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經濟發展滯后于經濟增長;城市競爭力有待提高,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等。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
2004政府工作的奮斗目標和主要措施
2004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躋身“全國百強縣”的奮斗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轉變職能,優化環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據此,確定2004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
第一,經濟基本競爭力目標。地方生產總值完成93.4億元,人均地方生產總值達到1.68萬元,分別增長12.5%和11.6%。財政總收入比2003年任務增長20%以上,爭取突破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5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86元,分別增長8%和5%。
第二,經濟格局優化調整目標。努力構建“以兩大經濟板塊為重點,以兩區兩園建設為載體,以八大優勢產業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格局。
兩大經濟板塊:東部以勝芳鎮為中心,帶動信安、堂二里、東段、王莊子、辛章“一體化”發展,依托金屬延壓、木材加工、鋼木家具制造等主導產業,構建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板塊,成為霸州東部的經濟支點。西部以開發區為中心,以霸州鎮、城區辦和南孟、康仙莊、岔河集為組團,重點發展高科技產業、休閑娛樂業、商貿物流業,構建三次產業兼容的綜合經濟板塊。
兩區兩園:打破行政區劃界限,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開發區新區、勝芳經濟協作區和華鑫園區、興港園區。開發區要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越過京九鐵路向西擴展,按國際標準開發建設新型工業區、休閑娛樂區、物流倉儲區,努力建設河北一流的省級開發區。調整勝芳經濟協作區行政區劃,按照經濟協作區的建設規劃,謀劃勝芳工業區和信安、堂二里、王莊子三個特色產業區,啟動“勝芳二次創業”工程。華鑫園區南移,聚集塑料、模具、線纜及相關配套產業,建設中小民營企業創業基地。興港園區面向天津,重點建設國際樂器城、韓國工業城和精細化工產業園。
八大優勢產業:增強金屬延壓、鋼木家具、塑料加工、機械加工、林木加工、食品加工、線纜制造、樂器制造等八大產業的比較優勢。到年底,八大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0%以上。
第三,城鎮體系建設目標。結合土地和城鎮規劃修編,建設“兩城四鎮”體系。
市區以建設省級文明城市為載體,努力建設以現代制造、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為支撐,以文明社區建設為基礎,以城市功能建設為保障的現代化城市。
勝芳按照“現代工業文明、現代居住文明、現代教育文明”理念規劃建設新區,按照古典建城原則開發舊區,努力建設“經濟強鎮、文化名城”。
南孟鎮、煎茶鋪鎮、信安鎮、堂二里鎮,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制定城鎮規劃,完善交通、通訊、給排水、環衛等城鎮功能,建設環境優美、秩序優良、功能完備、三產并興的文明城鎮。
第四,社會事業發展目標。鞏固“普九”成果。全市初中升學率達到65.9%,高考專科以上上線率達到9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2‰以內,計劃生育率達到90%以上。縣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6%。工業“三廢”治理率分別達到98%、97%和100%。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率、社會發放率,下崗失業人員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率、特困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率均保持100%。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明確并認真落實“22835”的基本工作思路:即:以“兩區兩園”為載體,以八大優勢產業為主導,以三項重點突破(民營經濟、對外開放、環境建設)為保障,確保財政收入突破五億元。
1.高標準開發建設“兩區兩園”。把園區納入城鎮規劃、建設體系。一是科學制定園區規劃。把“兩區兩園”延伸開發與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有機銜接起來,按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經濟生態城市的理念進行規劃設計,高起點做好園區布局、形象、基礎設施等控制性詳規。二是高標準搞好園區基礎設施和形象建設。以道路、供電、供氣、通訊、給排水管網建設為重點,年內實現“七通一平”。增強規劃執行剛性,加強入區項目形象設計和施工管理,優化園區整體形象。三是完善園區政策。提高項目入區門檻,嚴禁投資密度低、環保不達標項目進入園區;對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認真落實稅費征繳、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降低入區企業成本,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區發展。鼓勵企業辦園、外商辦園,推進園區建設和管理市場化進程。
2.大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確立民營經濟在縣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重獎在照章納稅、技術創新、爭創品牌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為民營企業營造“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利”的發展氛圍。一是放手、放膽發展。取消妨礙開放和公平競爭的政策和制度,使民營企業同三資企業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社會事業,招標出讓政府投資的公益基礎設施經營權,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二是提升發展層次。完善主導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企業投資導向管理,規避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強產業行業協會建設,支持優勢民營企業通過市場融資方式做大做強;引導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重點扶持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戶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一批省以上知名品牌,圍繞知名品牌,推行專業化分工協作,培育高市場占有率的名牌產品群。三是優化職能服務。建立中小企業有償擔保基金,推動大額授信和銀企對接向中小企業延伸。完善市領導分包大項目制度,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配套服務,確保新建、續建項目盡快投產達效。
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充分利用兩種市場、兩種資源,提高縣域經濟外向度。一是完善招商政策。在地價、稅費、服務等方面與京津接軌,根據大北京產業規劃布局,優化產業配套環境,構建承接京津資金、技術、人才轉移的平臺,吸引一批京津外遷項目。二是創新招商方式。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積極開展小團組招商、中介招商和網上招商,把引進項目同引進生產要素結合起來,重獎對招商引資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三是拓寬利用外資領域。引導外資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經營性基礎設施和城鎮公用事業領域。引導優勢企業與外商開展合資合作,爭取外商在我市建設生產制造基地和采購協作基地。推進保險、商貿、物流、服務中介等行業的對外開放。四是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優勢企業到域外資本市場融資。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到境外投資或開展加工貿易,帶動技術、設備、材料和產品出口;引導企業對外承包工程,擴大勞務輸出。
4.深入實施“雙十”工程。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為統攬,抓好軟硬環境“雙十”工程建設,進一步增強全市綜合競爭力。
硬環境建設工程:
城鄉路網工程:將2004年確定為“鄉村公路建設年”,加大城鄉路網建設力度。年內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完成廊泊線霸州段建設工程。配合廊坊市抓好采留線新建工程。協調涉項鄉鎮,力爭啟動臨岔路、蘇三路、蘇四路改建工程。論證、規劃、設計“兩線、兩環”, 兩線:南線自106國道經老堤—東楊莊—王莊子—勝芳至廊泊線;北線自臨津起經106國道沿市區顯德路向東與采留線相交。兩環:市區外環線和勝芳外環線。
電力保障工程:完成辛章220KV變電站建設和前鋼、安利110KV變電站新建工程。完成堂二里35KV變電站新建及東升、中星35KV變電站主變增容工程。搞好市區和勝芳鎮區低壓電網改造。
通信保障工程:完成勝芳新局出局電纜工程,勝芳老支局主干電纜及堂二里鎮區主干電纜大修工程。完成8912線的交換設備增容、寬帶4104端口安裝和霸州中環2.5G傳輸網建設。
水利設施工程:啟動新河口防洪閘、東淀北大堤加固工程。做好南水北調霸州段的前期準備工作。
衛生防疫工程:建立霸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完成市第一醫院整體改造工程。建設改造村級衛生所,推進鄉級衛生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村的環境衛生治理,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搞好動物防疫站規范化建設,充實人員,完善設備,提高畜禽疫情防御處置能力。
文體設施工程:建設有線電視綜合信息網,啟動廣電中心建設工程。啟動勝芳中學遷建、市六中遷建、市十四中遷建、永安中學新建工程。完成市一中圖書樓建設。規劃論證體育中心建設項目。
市場建設工程:完成清河膠合板市場建設工程。啟動勝芳國際家具城、益津商貿城二期和盛堂家具城二期工程。
生態建設工程。搞好市區和重點鄉鎮環城林網建設,創建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以開發沼氣資源為主,建設一批生態文明村。
園區建設工程:高標準規劃建設“兩區兩園”,改造提升鄉村工貿小區,為有效集中生產要素、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生產力布局搭好平臺。
城市建設工程:認真貫徹“調整骨架,擴張容量,增強功能,完善形象”的城建方針。繼續抓好益津路改造工程建設。加強市區主干道人行便道及小街小巷的治理。完成益津路兩側環衛設施建設。啟動市區及勝芳星級賓館建設工程。抓好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建筑物亮化改造。啟動牤牛河市區段、中亭河勝芳鎮區段的規劃建設。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市區完成鹽水河龍泉花園、益津公園、迎賓廣場拆遷工程,力爭完成隆泰二期、東苑小區一期工程。勝芳鎮抓好藝術大道、城市廣場工程建設,完成時代花園一期、香檳國際花園住宅區一期工程。在市區和勝芳規劃建設高標準人才公寓。改造市區自來水供水管網。啟動市區、勝芳水廠、污水處理廠項目;啟動市區垃圾處理廠項目。
軟環境建設體系:
行政服務體系:提高辦事效率、規范辦事程序。建設霸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在政府系統實行“首問負責制”、“限時服務制”,推行“一站式辦公”,延長服務鏈條。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一個“漏斗”收費機制,杜絕“三亂”。
文明社區體系:規范社區物業管理,健全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管理機構和運行機制;加強社區居民道德建設,開展安全文明小區創建活動;提升社區服務、治安、衛生、文化、管理水平,建設一批樣板示范社區。
誠信霸州體系: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增強市民誠實守信意識。加強政府廉政建設,提高行政效率和質量。發揮政府協調職能、本級財政力量和行政收費權等政府信用優勢,設立城建還款專戶基金,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和開行貸款。加強企業信用等級和信用村(街)、信用戶評定工作。深入開展誠信納稅企業、文明守法經營戶評選活動。
市場監管體系:加大醫藥、建筑、文化、農資等市場專項整治力度。加快縣域市場網絡建設步伐,建立健全信息咨詢服務市場,規范市場交易、結算、稅費、安全質檢及后勤服務,推進市場信息咨詢服務網絡化進程。
公共財政體系:規范預算編制、執行程序,平衡單位財力分布。實行鄉級集中支付制度。規范工程類項目政府采購。整合存量國有資產,強化收支兩條線和企業集中收費管理。加大對文教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的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公教人員工資及時足額發放。
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銜接工作。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提高基金收繳率,落實社會化發放措施。關心弱勢群體,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建立失學兒童和特困群眾救助基金,逐步建立農村低保體系,抓好一批村街試點。
人才科技體系:制定優惠政策,改善人才環境,健全人才中介機制,引育一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人才。完善生產力促進中心功能,借助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優勢,支持民間適用型專利研發,推進科技、企業、資本優化組合。
環境保護體系: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以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建設為統攬,從源頭治理城鄉環境污染,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
金融服務體系: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提高中小企業獲貸機率。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擴大中間業務范圍,豐富金融產品種類。在全市農村信用社推廣《中小企業聯保貸款管理辦法》。完成天地對接工程連接到農村信用社的后續工作,提高農村信用社結算服務水平。
質量認證體系:全面推進3C產品品質認證和ISO9000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提升產品檔次。保護、培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重點培育市場占有率高、發展潛力大的產品,爭創一批省級以上知名品牌和名牌產品。
5.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尊重農戶市場主體地位,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增強集體經濟實力。穩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化服務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引導發展特色農業、訂單農業和股份制農業,依托糧食、林木、畜牧資源,大力扶持梅花味精、華農飼料蛋白、歐亞養殖、雙根肉食品加工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構建棉花種加銷一體化,林板、林紙一體化、糧食增值轉化、畜產品深加工龍型經濟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積極開發農村勞動力市場,消除制約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抓好城鄉產銷市場和產業功能區建設,以“兩城四鎮”為基礎,把城鎮化同優化經濟布局結合起來,構建分工協作、體系健全的工業和市場體系,夯實城鄉一體化的產業基礎。
6.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強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管理與服務,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發展循環經濟。搞好國土資源綜合整治,嚴格控制非農用地。加強基礎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教育產業化進程,增強農村教育就業功能。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繁榮文藝創作,提高全民健身水平。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建立高效、協調的鄉鎮衛生院運行機制。抓好普法教育。完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推動民政、民族、宗教、審計、國防、氣象、檔案、文史、統計等社會事業再上新臺階。
7.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和行政效率。努力建設廉潔、高效、勤政、務實政府。強化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為社會、為企業、為群眾提供優質“公共產品”。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政府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發揚密切聯系群眾和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實實在在地為基層、為群眾、為企業排憂解難。堅持從嚴治政,健全防范和遏制腐敗的監督管理機制。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政府行政民主化。
各位代表,2004年,是霸州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我們要緊緊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力弘揚跨越式發展的主旋律,創新思維,與時俱進,乘勢而上,晉位圖強,為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