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霸州市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區、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霸州市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的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2月14日
霸州市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的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健全促進我市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促進勞動者實現更髙質量更加充分就業,經市政府同意,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 “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要求,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搭建橫向聯通、縱向聯動的智能就業信息網絡化操作平臺,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二、健全完善就業體系建設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健全就業組織體系。市政府切實履行保居民就業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發揮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市就業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推進、督促落實的作用。推進本地就業工作的職能作用,適時召開就業領導小組會議,將完善促進就業的目標責任制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加強組織實施,強化部門橫向協調、縣鄉縱向聯動、區域多向交流,提高政策推動落實的系統性和協同性;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制度,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互配合,做好就業信息數據資源共享工作;加強對就業工作進度和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督促檢查,跟蹤掌握政策落實進度,確保高質量完成就業目標任務。(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發改局、市教體局、市科技和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市統計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列在第一位的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實施就業優先,完善就業政策體系。建立健全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機制,創新宏觀調控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區域發展與就業協同,支持現代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統籌落實就業專項資金促進就業、工業獎補資金穩定就業、失業保險保障就業、稅費減免扶持就業、項目投入擴大就業、促進消費拉動就業等系列政策,充分發揮政策體系作用,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服務工作,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上年,農民工實現返崗復工或就近就地就業,幫助有就業意愿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實現就業。加強就業援助,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保障困難人員基本生活。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加大疫情期間就業政策扶持力度,落實減稅降費和援企穩崗政策,穩企業保就業。(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發改局、市教體局、市科技和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人行)
(三)加強技能培訓,健全終身培訓體系。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面向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從勞動預備開始,到勞動者實現就業創業并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公共實訓機構、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為主要形式,構建資源充足、布局合理、載體多元、方式科學的培訓組織實施體系。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推進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百萬農民工大培訓,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到2021年底,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次以上,技能勞動者占勞動者總量25%以上、高技能勞動者占技能勞動者總量30%以上,推動技能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更加優化,發展環境明顯改善。(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教體局、市財政局)
(四)優化就業服務,深化就業服務體系。推進服務范圍覆蓋全民,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城鄉常住人口全覆蓋,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于失業狀態城鄉勞動者可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申請享受基本公共就業服務。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辦理失業登記,保障各類用人單位同等享受公共就業服務,用人單位可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招聘用工服務,提供的招聘信息要真實合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用人單位相關資質,核實發布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推進公共就業服務貫穿全程,詳實了解勞動者就業意愿,根據其需求和能力進行分級,分類提供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強化就業創業全程服務,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組織開展創業創新大賽,到2022年底提供創業服務1.2萬人。推進服務體系輻射全域,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供給體系,完善鄉鎮(街道)、村(社區)服務平臺;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支持社會組織等承接基層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完善全領域的多渠道供給機制,推動線下實體網點資源服務與線上互聯網服務深度融合,實現同一業務多渠道可受理、任一方式可辦結。綜合考慮服務半徑、服務人口、資源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趨勢,統籌布局公共就業服務網點,推廣“15分鐘服務”。(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三、健全就業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政策落實
(一)加強動態監測,健全分析研判機制。持續抓好城鎮新增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就業失業登記、勞動用工備案、社會保險登記常規統計,提升數據質量和時效性。多維度開展重點區域、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就業監測。加強移動通信、鐵路運輸、社保繳納、招聘求職等大數據比對分析,健全多方參與的就業形勢研判機制,密切關注本地經濟和就業形勢變化。加強就業影響評估,把有利于擴大就業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重大產業項目布局的重要因素,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統計局)
(二)規范資金使用,強化監督管理機制。加大就業補助資金籌集力度,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資金、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等。加強資金監管,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支出使用程序,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保障就業政策全面落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社局)
(三)完善風險預警,健全應對處置機制。加強企業用工監測,對新增就業連續下滑、調查失業率急速攀升、市場供求逆轉失衡、規模性失業傳導擴散、規模性裁員和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群體失業頻發等風險隱患,及時預測預警,按照分級預警、分級響應、分類施策的原則,制定風險應對預案。落實報告制度,加強應對化解,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對出現嚴重規模性失業風險的地方,按規定采取提高穩崗返還標準、開展以工代賑、組織跨區域勞務對接、合理降低企業用人成本、延長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開展生活幫扶等措施,防范化解失業風險。(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四、用好就業信息平臺,提供精準就業服務
(一)用好招聘對接平臺,提升精準匹配率。依托“河北公共招聘網”,強化就業崗位信息搜集與發布、求職需求匯總與崗位匹配推介、網上招聘與面試等功能,實現不同地域、不同機構之間崗位信息互聯互通、共享發布。構建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應用、自助終端等線上線下交融互通的服務平臺,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網上用工求職對接服務。開展分行業、分區域、分群體的網絡招聘活動,實現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精準對接,提升供需匹配成功率。(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二)完善智能管理平臺,推行服務一體化。依托廊坊市統一的智能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推進“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聯網發布就業創業政策信息和就業見習、培訓等服務信息。全面開展就業失業登記、社會保險登記、勞動用工備案業務協同,實行就業創業政策受理、審核、實施一體化辦理。全程記錄落實政策和提供服務信息,全面推進信息數據向上集中,實現跨地區、跨部門交換共享和動態管理。(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三)強化數據分析平臺,提高服務針對性。依托省、市就業信息資源庫,運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業務數據信息共享,強化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就業形勢分析研判,提高對宏觀決策的支撐能力。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職業(工種)的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狀況進行分析,及時掌握企業用工狀況、技能培訓、勞動者就業失業等情況,引導勞動者有序流動、理性擇業、轉換和提升職業技能。綜合分析勞動者基本技能、市場供需狀況、行業薪資水平等情況,掌握勞動者就業創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服務。(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五、實施保居民就業,發揮“蓄水池”作用
(一)掌握用工需求推介就業。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各類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要廣泛征集企業用工需求,集合全市就業失業、就業扶持政策落實等相關業務系統,橫向融合全國和省相關數據,縱向匯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省、市、縣就業數據信息,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精準建檔立卡,實行實名制管理,形成企業崗位供給清單和勞動者求職清單,面向全省發送企業和社會組織用工信息,推介全市各類人員求職信息,暢通供需對接渠道,促進勞動者盡快實現就業。(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二)開展儲備培訓促進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精準掌握求職者年齡、性別等信息,對符合補貼政策、有意愿參加職業培訓的各類勞動者做到“應培盡培”,按規定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適應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需求,培養儲備一批行業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教體局)
(三)加強兜底保障幫扶就業。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功能作用,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2020年12月31日前,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對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及家庭,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范圍。加大對失業人員崗位推薦力度,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的,利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六、加強組織實施
(一)壓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保居民就業的政治責任,加快落實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工作方案和保居民就業任務專項工作方案,細化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明確責任人,全力推動政策落實服務落地。
(二)強化考核問效。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細化分解任務,將城鎮新增就業納入市級績效考核經濟建設類指標、“三創四建”活動、“22項民心工程”等重要考核內容,重點督促政策服務落地及重點群體就業等情況,對工作推進力度大、目標任務完成好、保居民就業成效明顯的,給予資金支持等方面激勵。對履行促進就業職責不到位,未能如期完成就業目標任務,產生嚴重后果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依紀依規依法追責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宣傳保居民就業決策部署和支持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引導廣大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采取政策解讀、新聞發布等形式,利用各類媒體媒介多渠道、多方位廣泛宣傳就業政策措施,提高群眾知曉度,擴大政策享受面,充分釋放政策效應,不斷提升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正面引導,選樹一批促進就業創業工作典型經驗、典型人物,挖掘一批在基層就業創業的先進典型,及時開展表揚激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穩定社會預期,營造保居民就業的濃厚氛圍。
相關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