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信安鎮:百年國劇社 傾情傳國粹
劇社成員演奏。 記者 高原 攝
明清年間,在霸州、文安、安次南部十里八鄉,流行著這樣一首民諺:“金石溝,銀勝芳,鐵打的左各莊……比不過信安一后晌(下午)。”字里行間,霸州市信安鎮的昔日繁華可見一斑。
信安歷史悠久,2012年被列入河北省歷史文化名鎮。唐朝于此置淤口關,清初通漕運,為水旱碼頭,自永定河改道東遷,所帶泥沙帶入淀泊,昔日繁華稍減。
冀中地區最早的京劇社
早在明朝,信安鎮已建有戲樓,此時剛剛在冀中地區走向成熟的戲曲老調和高腔深受群眾喜愛,走出了一批名聞遐邇的藝人。清代光緒年間,一個新的戲種——京劇開始被引入,這里又成為冀中地區最早演唱京劇的地方。他們創立的劇團叫鈞天雅奏國劇社,籌辦人楊在路,當時是信安的富戶,曾任遷安縣知事。劇社的票友多為富戶人家和工商界名流,前期演出的曲目多為《坐宮》《李陵碑》《失街亭》《空城計》《黃金臺》《王寶釧》《玉堂春》《打龍袍》等。在當時,這是唯一的文化活動。鈞天雅奏國劇社也是周邊最早引進的京劇團。
七七事變后,劇社曾一度停止活動。不久,改名為“曉鐘劇社”,日本投降后,劇社由鎮續力承辦。自1947年起,劇社經常配合形勢演一些現代戲,如《軍火船》《抗戰題林》《到朝鮮前線去》等,其中《重歡》參加了霸縣1950年文藝匯演,并獲得嘉獎。
文革開始后,劇社解散。1980年,鎮政府投資兩萬元,并得到各村街的大力支持,重新購置了戲箱、服裝,恢復活動。1994年,劇社辦起少年班,招收學員50多名。劇社多次參加市里的文藝匯演,并利用節慶日為群眾演出。
傳承至今,鈞天雅奏國劇社現已被列為非遺項目,歷經100多年,承受了風風雨雨,這就是國粹的魅力。
信安出鼓師
在這百年的發展中,信安出了很多人才,其中鼓師和武戲比較突出。崔國祥就是著名司鼓。崔國祥十幾歲就開始跟舅父王殿喜(藝名“撒金紅”)學唱坐腔戲和打鼓打鑼,十六歲起到信安“德勝和”戲班司鼓四五年。后因家鄉鬧水災,到天津謀生,開始在小戲園子搭戲。到了民國六年(1917年)當上了“場面頭”,專為高福安司鼓,曾跟他去杭州、上海等多地演出。民國十二年(1923年)前后,為紅凈程永龍司鼓,常在天津演出。到了民國十七年(1928年)前后,隨周信芳在天津、上海演出,后在北京為全國著名京劇大師李萬春、梅蘭芳等司鼓,在北京很有名望。像崔國祥這樣知名的鼓師還有劉玉泉,劉玉泉十幾歲離家進京后,到北京京劇團為著名京劇大趙燕俠、馬長禮伴奏。在老電影《沙家浜》中擔任鼓師。
在劇社繁多的曲目中,最突出的還屬武戲,其中《群英會》《回荊州》《鬧天宮》《鬧龍宮》《金雁橋》《收秦明》《佳興府》等頗為有名。
鈞天雅奏國劇社的發展記錄了信安鎮作為歷史文化名鎮近100年來戲曲的發展和傳承,劇社演員們不僅在傳統曲目的繼承上發揮著作用,同時不斷更新曲目和內容,為新時期信安鎮的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
傳承遇瓶頸
劇社傳承人王井田保存著從1930年到現在的劇社演出照片,一張張照片從黑白到彩色,記錄著多年來劇社發展的一點一滴。
王井田自1978年任劇社劇務助理及影像記錄,同時是劇社伴奏團隊的一員,2014年協助信安文化站搭建了“鈞天雅奏”小舞臺,同時也為戲曲愛好者提供了各種方便,讓更多的人喜愛京劇。
鈞天雅奏國劇社歷史資料除了文字記載,還有108張圖片,已是公認的信安文化之寶,對年青一代了解信安歷史文化有一定作用。
鈞天雅奏國劇社傳承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也遇到了發展瓶頸?!艾F在劇社里面幾乎都是老年人,小一點的都在上學,沒有時間了解和學習京劇,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最重要的是京劇學起來比較難,很多人在中途就放棄了,很難堅持下來。作為傳承人,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讓我們的國粹繼續傳承下去。”王井田說。(記者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