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會卷 | 高蹺會:陳家堡高蹺會(一)
勝芳鎮陳家堡建于清朝嘉慶年間,文安縣西碼頭陳子會考取功名返回途中路經此地,見風景秀麗怡人,遂經嘉慶帝詔準跑馬圈地六百畝,故名陳圈,也稱陳家圈,后改名陳家堡。自建村以來,村民男耕女織,淳樸良善,文風甚盛,民間文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尤以戲曲(河北梆子、評劇)、高蹺最為有名。戲曲曾出京劇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先生的專職司鼓金瑞林(曾參加 1964 年電影版本京劇《鍘美案》的伴奏,供職于原北京京劇團(現改北京京劇院)、評劇演員喜彩秋(藝名,喜派傳人,曾與魏榮元、小白玉霜等合作過)、勝芳河北梆子劇團主要演員金寶臣(青年時在天津各大戲院登臺演出)、王汝真、蔡增玉等。高蹺會曾多次參加勝芳擺會活動,演技高超,拿手絕活甚多,當時在方圓百里之內聞名遐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高蹺會俗稱“縛柴腿”,又稱“登云會”,踩高蹺又稱踏高蹺、扎高蹺、走高蹺,是漢族民間非常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傳統節日(一般在元宵節)里由表演者腿綁高蹺,在鑼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進、驚險為主,兼玩各種絕活。踩高蹺技術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
高蹺 邢華棣·攝
高蹺會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技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經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最高者一丈多。
漢魏六朝百年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蹺”,清代以來稱為“高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在音樂的伴奏下,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
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于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起昌,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
陳家堡高蹺會約創建于清朝道光年間,傳于何地何人無考。據傳傳承人為王金銘,幼年時,其酷愛高蹺表演,(時陳家堡高蹺會已盡消亡)喜觀賞,甚入迷,經常到各地看表演,(尤以勝芳為主),因其家資富裕,遂組織本村青少年以高蹺為游戲利用空余時間在空曠地帶練習,自制簡易木蹺,以玩為樂,以苦為樂,俗話說:看起容易,做起來難,果不其然,一開始就遇到了重重挫折。但孩子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摔,從零學起,從低做起,先由扶墻走,后來大撒手,逐步學跑和其它高難度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練習,踩高蹺的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基本技巧已初步掌握。本村富戶見狀后,商議重建這道已瀕臨滅亡的高蹺會,以豐富村民的娛樂生活。消息一出,群眾紛紛捐資捐物,購置行頭、樂器,一道新的花會成立了。當年元宵節期間,陳家堡高蹺會在本村進行了精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