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會卷 | 高蹺會:堂二里高蹺會(一)
堂二里的歷史上,有三道高蹺會,分布在七圣廟(今十一街的辦公地址),胡莊中段(原八街辦公地址),龍王廟(原五街會址)。歷史上各道會都有四五十人參加演練,同時還吸引著孩童興趣,也叫家長為他們做好矮小的高蹺腿子學習,演練開始扶墻學走,慢慢離開倚靠進入演練的行列,家長跟隨著樂得合不攏嘴。一道會熏染著周圍的文化,為人民帶來快樂和文化享受。
高蹺會的正式演練者大都是二十多歲以下的青年,必須是體態苗條健康者方能參加演練。他們的基本功主要是登上高蹺腿子,做一些難度較大姿式,平時嚴格演練確保出會表演不出現失誤。
一般演練主要是從易到難,開始主要是各種步式,踩上鑼鼓點節奏快慢,而后拉場,以片段故事所定的角色為演藝內容。根據故事情節的要求表演出姿式,相互配合動作。演員是男性為主,因為有很多難度很大的動作,適于男性演練,很少甚至沒有女性參加,也是被歷史的封建枷鎖束縛而致。全國解放后,也吸收了不少女性參與演練。每逢年節隨會拉街演出,一時也是看著比較新鮮的事情,后來長此以往,百姓也認可了女性演員的演出,她們的出會表演,也引來觀眾的陣陣喝彩叫好。但是高蹺會難度較大的動作還是男性,將表演的絕技融入進故事片段的角色中,奉獻給現場圍觀的父老鄉親。
李英杰·攝
基本功有:小翻腰、大翻腰、后仰退步、交叉退蹉步、軟坐地席、硬坐地席、單劈叉、雙劈叉、大劈叉、搬朝天凳、后背腿、前空翻、后空翻,滾翻旋絞腿等十幾項硬功動作,都要下很大辛苦的功夫,穿插入故事片段的表演藝術中使用,也考驗著表演者基本功的功底如何。
演藝中有“四抖、三撲、一吞”,四抖是抖魚、抖蝶、抖蜓、抖彩球。三撲是:撲蝶、撲蜓、撲魚。一吞是吞彩球。此外的演技藝術要靠身段表情來完成,極為重要的是“眼神”,表現人物的情感,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騎駱駝 邢華棣·攝
打擊樂:高蹺會的打擊樂主要是四面六寸直徑的腰挎鼓,四面五寸的鏜鑼鉉。高蹺會的鑼鼓點激情很高,分為:“快點”、“長三板”、“撇三鑼”、“悶鼓點”等,隨著演員場面演技的變化而變化,烘托著演員的動態,為演技推向高潮而激發氣氛。表演者的神態,集中吸引著圍觀群眾注目。鑼鼓點,就是高蹺會演藝的精神支柱。
化妝和服飾:勾畫臉譜和戲劇一樣,根據人物在故事情節中充當的角色而勾畫出丑惡善美角色,形態各異,化好妝、穿上行頭,在表演場上一露相,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角色是故事中的好壞人。高蹺會的彩褲與其它戲劇不同的地方,就是彩褲超長,它的褲腿的長度要求必須將高蹺腿子掩蓋起來,并且要有足夠的肥寬松度,不能絲毫影響表演者演技發揮。
“十二樂”的概念:傳統的高蹺演技遠古即有,難以上溯年代。
傳說堂二里的高蹺會始于明朝期間,那時都是借用高蹺的表演得看、得瞧、高人一頭、使人注目,根據時代變化,都是把拼在一起的故事片段穿插融入高蹺會做為表演的內容。有文唱武打的內容,有笙笛樂器伴奏演唱各劇種的選段,有的手持兵器場上對打,高蹺會包含著很多的藝術門類。
明末清初時期,天津“掩骨會”的道士在堂二里七圣廟傳播高蹺會的演技,調整了高蹺會的內容,取消了“文唱武打”,將詼諧夸張的手段充實進高蹺會的演藝中,把孝道、廉恥融合為表演的主題。以故事情節為表演手段,二至三人為一故事劇組,形成十二個劇組,歸納成為“十二樂”,這是今天流傳的堂二里高蹺會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