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會卷 | 高蹺會:揚芬港高蹺會
揚芬港高蹺會,始建于清咸豐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該會為文蹺,是以唱為主,踩、扭、唱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該會的木腿子較高,約 1.5 米。出會踩街時,按演員出場順序編排分列燈牌、儀仗、茶炊子等,景象極其壯觀,而且演員的化妝俊美,注重造型,表演細膩,舞姿典雅,唱腔婉轉,別具一格。揚芬港高蹺會在靜海縣及天津周圍享有盛名。該會曾應邀去靜海、獨流、楊柳青、武清、安次、勝芳及臨村演出,由于風格獨特,遠奧高古,受到各地觀眾的一致贊賞。
揚芬港高蹺會演唱的是昆曲(高腔、弋陽腔)。昆曲是中國戲曲的“百戲之祖”。中國人的音樂韻律、舞蹈精髓、文學詩性和心靈境界,盡在昆曲之中。昆曲表演體系是獨特的,也是博大精深的。揚芬港高蹺會將昆曲作為演唱形式,這對傳承昆曲藝術的薪火,延續昆曲的歷史起到了積極作用。
揚芬港高蹺會演唱昆曲實為獨特。過去,在靜海縣和天津周圍實屬獨一份,就是在全國也極為少見。通過網上搜尋沒有搜尋到文蹺演唱昆曲的任何信息。揚芬港開始創辦高蹺會者不曾所知,但我們可以想象出此人對昆曲的鐘愛和推崇,他竟大膽地將昆曲移植到高蹺會的演唱中,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創舉,他不僅是對揚芬港高蹺會做出了貢獻,而對昆曲的傳承、發展、生存也做出貢獻。
揚芬港高蹺會演唱的均是昆曲片斷。主要有:《西廂記》、《尼姑思凡》、《白蛇傳》、《漁樵耕讀》、《漁家樂》、《長情歌》、《鳳陽花鼓》、《佛曲》、《盼五更》、《哭五更》、《水牛》等,還有只舞不唱的《踩八板》。原保存兩本曲譜, “文革”中被毀。這些節目無論是唱腔、唱詞,還是做派,都具有昆曲特有的溫文爾雅、柔曼悠遠、纏綿婉轉、一唱三嘆、落落大方的特點,頗受人們的喜愛。1985 年該會應邀去勝芳演出,許多觀眾跟隨此會一路觀看,特別是撂場演唱時,遠奧高古的昆曲唱腔,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品嘗,收會時還戀戀不肯離去。有的觀眾說:揚芬港高蹺會唱得好,表演得好,會風也好。
高蹺情 蔡棟森·攝
揚芬港高蹺會每逢出會踩街時,采用大鼓、鈸、镲、鑼等打擊樂器伴奏。擺場演出時用笙、管、笛、簫等管弦樂器伴奏。高蹺會扮演的主要人物有:打頭的、八摟(老王八)、挎鼓、公子、尼姑、許仙、白蛇、青蛇、老漁翁、小漁翁、漁婆、紅娘、丫環、傻媽媽、傻小子、打柴的、漁夫等 20 余個角色。第四代扮演者:打頭的:史義路;八摟:閻養生;挎鼓:范樹榮;公子:范樹云;尼姑:閻紀生;紅娘:閻潤生;丫環:閻孝茂;白蛇:張景全;青蛇:閻金發;許仙:閻青山;老漁翁:林齋信;小漁翁:劉立云;漁婆:曹爾樹;打柴的:金廣和;四個漁夫角色不固定。樂手有:武德生、閻文生、閻爾全、齊連玉、閻紀生、范樹生、閻仲生等。
高蹺會踩街時一字排開或雙排交叉變換隊形,各個角色隨著鼓點邊走邊扭,角色不同,舞姿各異,場面熱烈而壯觀。尤以扮演老漁翁的林起鵬為最出色,他身背漁竿,雙手托須,抬頭彎腰,步履穩鍵,精神抖擻,惟妙惟肖。扮演挎鼓的范樹榮,舞姿優美,瀟灑輕松,喜形于色,歡樂祥和。扮演尼姑的閻紀生、扮演紅娘的閻潤生、扮演青蛇的閻金發,扮相俊美、表演細膩、嗓音高亢、功底深厚,號稱高蹺會的“三閻”,是人們公認的農民“表演藝術家”。其他演員也各具特色,顯示了揚芬港高蹺會的強大陣容。踩街完畢,下午開始上會道,也就是設點演出。一般情況下,一個演出點演唱 3~5 個節目。如有要求返場的,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按照節目安排,沒有上場的演員坐在高凳上或靠墻站立休息等侯。當聽到會頭的鑼聲,準備起程轉移下一個演出點,一個下午演出 3~5 個演出點。90 年代以后,根據群眾要求,又增加了夜會。
石軍生·攝
揚芬港高蹺會從建立的一個多世紀以來,經歷了由衰到盛,由盛到衰的曲折發展歷程。清咸豐年間建會時,由于該會是一道文蹺,況且又是唱昆曲(高腔),唱起來有一定難度,大部分農民昆曲比較生熟,用群眾的話說: “昆曲是一種高雅的藝術,難懂、難學、難唱,我們不可奢求”。因而,起初人們都不愿意加入。加一原因,揚芬港高蹺會的木腿子比較高,四尺八寸(約 1.5 米),初學者害怕挨摔,來自家庭的阻力更大,開始入會的很少。閻孝新(肉鋪)父子兩代率先入會,后來成為高蹺會世家,閻氏肉鋪成了高蹺會的活動場所,閻氏自然而然成了會頭。現在閻氏肉鋪傳人已經到了第五代。在閻氏父子的帶動下,加入高蹺會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民國時期,高蹺會進入鼎盛,會友發展到三四十人。由于入會的人多,各角色實行 AB 制,每逢出會,會友輪流上腿子踩街演出,這種盛況一直延續到“七·七”事變前。之后,由于連年戰爭,加之自然災害,致使高蹺會衰落下來。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導引下,在人民政府的關心扶持下,揚芬港花會恢復了演出活動。高蹺會重整旗鼓,壯大力量,招賢納士,廣招學員,以老帶新,新老結合,使高蹺又重新煥發了藝術青春。每年春節、燈節期間為群眾演出,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做出應有貢獻。
高蹺 邢華棣·攝
“文化大革命”期間,民間花會受到極大沖擊,揚芬港高蹺會唱的是昆曲,在那個年代,當然都是“封資修”的東西,第一被禁錮,被迫停止了活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撥亂反正,文藝復興,民間花會迎來了文藝的春天,1980 年,揚芬港恢復起包括高蹺會在內的四道花會。到 1985 年,高蹺會又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一年,招收了十幾名新學員,其中有一半為女青年,婦女加入高蹺會這在歷史上還是頭一回。由于女青年的加入。高蹺會多有增色,一般女角色均由女青年扮演,女青年不但扮相好,扭起來婀娜多姿,動作健美,成為高蹺會的最大看點。但好景不長,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多向錢看,辦廠的、經商的、種菜的、外出打工的漸漸多起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花會的正常活動。特別是高蹺會,面臨老會友一個個離世,新人接替不上來,形成青黃不接的惡性循環,進入 21 世紀以后,老師傅只剩下十余人。2011 年,由范樹榮老師傅牽頭重組高蹺會,得到了四個街的街委會和群眾的大力支持,籌措資金重辦購置了服裝、文武場樂器,當年開鑼演出,但只演出了兩年就又散伙了。從眼下看,由于種種原因,揚芬港高蹺會很難傳承下去,揚芬港的群眾對高蹺會將要失傳,深表遺憾。有人說,揚芬港高蹺會是一項非常可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傳了未免太可惜了。強烈呼吁對揚芬港高蹺會進行保護、搶救,使其很好地傳承下去,并得到進一步發展、提高。
郭貞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