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會卷 | 高蹺會
高蹺表演 蘇建華·攝
高蹺會又名“登云會”、“踩高蹺”、“走腿子”、“十二樂”。
高蹺的基本藝術元素是:舞蹈、音樂。
高蹺的起源與以下三種歷史記述有關——
其一,來源于原始氏族圖騰崇拜。古始初民有各式各樣的圖騰,如各類鳥獸蟲蛇、馴畜野畜,作為氏族或部落的標識。有歷史學家考證,堯舜時代即有一個鶴部落丹朱氏(非指舜子丹朱),該部落祭神時有踩著高木腿子似鶴舞,這高木腿子就是高蹺。大概正因為三代之前已有高蹺形象存在,殷墟甲骨文中自然就出現了踩著高蹺起舞的象形文字。
其二,在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西北海之外,赤水之東,有長脛之國”。郭璞注為“此人腳過三丈矣……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捕魚也”,“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伎家”“喬人”已多以此為戲,時稱“蹺伎”。舊時水鄉先民,今日廣西沿海一帶部分漁民,都有踩著長木腿子在淺海或湖泊池中撒網捕魚之風習,為的是將身體高出水面,不濕衣服。
高蹺起源于先民的圖騰崇拜和平凡的生產生活,它由普通娛技升華于藝技,從而進入民間藝術領域是在什么時候呢?最早見于記載的是在春秋時期。《列子》載,春秋時,“宋國有蘭子者,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這分明已是一場驚險絕倫的高蹺雜技表演了。人踩在高蹺之上,行走已經不易,走成舞步就更難,卻要在上表演高拋利劍,而且是七柄,拋接之際,總要讓五柄劍留懸頭上空中,這需要何等的功力和非凡技巧!
高蹺架駱駝 蔡利·攝
高蹺在宋代叫“踏橋”,明代以后才定名為“高蹺”。
就木腿子這個道具而言,高蹺有分四種:
高蹺:木腿子高長在一丈以上。
中蹺:木腿子高長在四至八尺之間。
跑蹺:木腿子高長在一尺左右。
地蹦子:又名“地秧歌”、“小秧歌”,屬高蹺藝技之一種,演員不蹬木腿子。
霸州境內,清末至民末約有八十道高蹺會,今僅存三十余道(還有些村落在恢復或重建),半數為響鈴高蹺,即在蹺桿與人腿銜接處拴掛一至二支小銅鈴,增加演出效果。
高蹺分文、武。霸州高蹺中的文蹺以唱為主,唱演結合,木腿子(蹺腿)較高,扮裝角色有《西廂記》、《紅樓夢》及其他戲曲、民間故事傳說、神話等里面的人物,普通民眾生活中的人物。演唱內容雜采戲折、曲藝、民歌小調、流行小曲等。揚芬港一帶高蹺則以演唱高腔、昆曲為主,一路踩街演下來要演唱二、三十個段子。
武蹺腿子較短,沒有唱,以滑稽、打逗舞蹈動作為主。文蹺、武蹺一般為十二個角色扮相。武蹺的十二個角色扮相常見為以下幾種——
十二精靈扮相:蛙精、狐精、鼠精、龜精、牛精等,分別變化成漁翁、漁婆、樵夫、頭陀、“老座子”、趕考公子、落難小姐、膏藥販子、丑鑼手、俊鑼手等十二人,前去為佛祖進香,路上各顯神通,各夸其能,表演各自套路。相互之間還要極盡捉弄、戲耍、挑逗、侮笑之能事,這是大多數高蹺會的角色扮相。
十二生肖扮相: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十二個禽獸精靈前去佛祖處爭封,一路上相互間勾心斗角,使壞下黑,相互算計,相互爭斗,妙趣橫生。
《西游記》人物扮相:唐僧、孫猴子、豬八戒(背著媳婦)、沙和尚、牛魔王、哪吒等。其互動情節不知根據什么情節設計,只是扮相先聲奪人。
高蹺會“撂場” 曲揚·攝
水泊梁山好漢形象:突出的是宋江、林沖、武松、李逵、花和尚、時遷、公孫勝、母夜叉、赤發鬼等。
武蹺表演的蹺技主要有“仙人跳”、“疊羅漢”、“老牛駝老象”、“劈叉”、“一字長蛇”(蟒入海)、“串八字”、“大回旋”、“猴子撈月”、“拜月”、“鐵板橋”、“搭浮橋”、 “三階跳”、“金雞獨立”、“醉打山門”、“朝天笑”等幾十個套路。
大一些村落的高蹺會還有演繹成十二雙即二十四精靈扮相,創制出更驚險的單體或群體性表演技巧動作。
石軍生·攝
文蹺多節樂以鼓、鑼、鈸,行樂以笙、笛、簫、琴。舞蹺行演時以鼓、鈸、镲、鐃、鑼類打擊樂器和大小嗩吶伴奏,重渲染,播氣勢。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為雙蹺。雙蹺綁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
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一丈多高,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舊時南孟鎮有丈二腿子,因危險系數太高,解放后已舍棄。
勝芳的武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里的高蹺表演,有磕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動作。
信安高蹺的“撲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丑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后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勝芳公義高蹺會。屬武蹺,但腿子高近兩米,比文蹺還高,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所表演的套路、內容豐富多彩且技藝精深,非一般高蹺可比。尤擅“大劈叉”、“鷂子翻身”、“鐵板橋”、 “蝎子功”、“蘇秦背劍”、“金雞獨立”等功法。出演時,其走勢或一字長蛇,或二龍吐須,或交叉,或并進,步法多變。康熙三十年,赴天津媽祖廟會獻藝,由于穿著破舊而被天津大會會頭冷落,隱忍不發。賽會第一天,全市召聚的一百多道花會在媽祖廟前擺會,把勝芳公義高蹺排在最后。花會行進至海河岸邊忽然止步。原來花會隊伍要過海河東浮橋,前面的高蹺無法渡橋,只得停下卸掉腿子,眾會故而停進,場面騷動。勝芳公義高蹺見狀,會頭立即敲響大鑼,命全會越前過橋。演員個個抖擻精神,踏著鼓點穿行人群徑奔浮橋而去。十二名演員分六組走上寬不足五尺的浮橋板。橋板下的木船隨著河水急流不停晃動,沒有深厚基本功和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根本無法立足。忽然鼓聲大作,會頭親自操槌,擂如疾風,扮老漁翁(蛤蟆精)的演員在晃悠悠的河心浮橋板上踏著近兩米高的腿子,卻來了個“鷂子翻身”,道袍已浸入水中,翻身后又以坐式倒行,翻如飛燕展翅,立腿穩如泰山,望去瀟灑輕松,鎮定自若,干凈利落。海河兩岸引頸而觀的數萬觀眾驚駭不已,繼而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接著,十二人又以疊羅漢的技巧搭成高達四米的駱駝造型(“拉駱駝”,高蹺技巧一種),扮演“小英兒”的演員手持纓帚騎在駝峰上安然自樂,頻頻向兩岸招手致意。駝峰在山呼聲中順利渡橋,安抵彼岸。事后,天津媽祖廟會迎神賽會總會頭攜貴重服裝三箱,趕到公義高蹺會駐地拜訪致歉。
老牛馱象
南孟登云會。始建于1820年前后,以技藝高難而細膩聞名。光緒元年,去涿州大廟闖會,顯名眾多高蹺會。表演至尾聲,一位演員腳登四尺八寸木腿子接連跳了五條板凳,最后金雞獨立,一條單腿穩穩立在板凳上,動作驚險連貫,一氣哈成,州府贈送獎旗一面,繡騰龍二條,蓋有州衙大印,旗心書“贈南孟登云會”。
1936年去文安蘇橋廟會闖場,當時蘇橋匯聚了三十多道花會,高蹺居多,竟斗心智,各施絕技,以博彩聲。在表演“過旱橋”時,登云會一名演員在橋面上表演出一節“朝天凳”,安穩落地。另一演員“大劈叉”后屈脊三次,將三個銅錢全部撿起。另外兩名演員表演的“推磨”更令人嘆服:“橋”高八尺,窄不足三,二人舞之耍之,悠悠轉圈,互不擦碰,彼此擠眉弄眼,前傾后仰,翻轉自始,技壓群雄,出足風頭。翌年去大柏村廟口闖會,廟會總管在河上搭上了一座小浮橋以試諸會高低,三十六道高蹺無一敢渡,又是南孟登云會以“老牛馱老象”技巧安然渡橋,收服眾心。
揚芬港高蹺昆曲。揚芬港十番會清康熙年間即已存在,以高腔(弋陽腔)、昆曲為主要習練內容,年節搭臺可演出二十余出昆弋劇目。清咸豐五年或六年,十番會組建高蹺會,將高蹺與昆曲表演合二為一,令人耳目一新。高蹺木腿子長四尺八寸。為適應昆曲表演,十番會對傳統高蹺會的人物扮相和表演形式作了大幅調整、創新,使高蹺和昆曲的結合圓融無間。也因此,能上場表演高蹺昆曲的演員個個功力非凡。
高蹺昆曲的伴奏,撂場演唱昆曲時,以笙、管、笛、簫為主。行進中表演昆戲人物造型和戲劇動作時,則配以打擊樂和嗩吶伴奏,以加熱表演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