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會卷 | 花子會(一)
花子會又名“同樂會”、“花會”、“皇會”、“皇天大會”等。說花子會要先說花子。花子就是乞丐、叫花子、要飯的。乞丐有職業性乞丐和臨時性乞丐兩種。
臨時性乞丐,是指家鄉遭災,逃荒他鄉討飯以糊口存生,多是“散兵游勇”,漂泊不定,俟家鄉災情過去便結束流浪討要生涯回鄉繼續務農。
職業性乞丐則不同,他們幾乎全部要在幫入會,分層級、劃地盤,有大小頭目,相互照應。職業乞丐又分花丐和清丐(又名素丐),花丐是有耍骨頭、數來寶、大口蓮花落、大板落子、唱喜歌、彈小曲、叫號子、耍鈴鐺等乞藝的乞丐,清丐則全憑一張嘴。臨時性乞丐魚龍混雜,難保沒有不軌的行為,討飯時徑直侵門入戶,軟磨硬泡,令主家厭煩。職業乞丐有嚴厲行規約束,基本上絕無偷雞摸狗、端雞籠、拔煙袋、順手牽羊等劣行,他們行乞時絕不踏過施主家大門門檻,給則謝,拒則走,不口出惡言。
花子會與“花丐”這個概念有所關聯,換句話說,是與“花丐”之“花”,即丐藝有很深的關聯。《東京夢華錄》卷十載:“十二月,即有貧者三教人,為一伙,裝婦人鬼神,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朱子語類》也有記載南宋“舞訝鼓”情形,“如舞訝鼓,其間男子、婦人、僧道、雜色,無所不有,但都是假的”。《武林舊事》卷二所記載的舞隊舞目一百多種,可說是花子會當時活動的主要形式和出演節目,里面丐裝、丐藝。當然,也不全是丐藝。
霸州境內的民間花會,自有記載的明代,尤其清末以來,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這一漫長歷史時段,以花子會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它全盛時期,霸州288個村落,最低70豫以上,都曾組建過花子會,它也因此成為農業文明時期霸州最具代表性、草根性最突出的民間底層人民的藝娛形式。自清末明初,它主要分布在西部農村。
從藝術規范角度看,花子會只能算是一種松散的民藝雜湊,胡煮亂燉;它沒有固定的、 模式化的表演形式,表演內容也是千奇百怪,流變不居,隨機性很強。考察它的歷史發展、 演變過程,可以大致看到,最初它的表演“蓮花落”、“十不閑”、“數來寶”、“甩錢串子”、“傳瓢(以乞丐為主要花子會組成人員而特設之節目)”、“花子舞(不知歸類于哪一種已知舞目)”等丐藝色彩濃厚的藝娛節目為主。但在后來的發展中,大部分花子會已非由真正的叫飯花子主導或組成,其表演內容,也在“蓮花落”等傳統藝技之外,逐步添增進來數不清的民間藝娛項目,常見有——
鄉野小調:“光棍哭妻”、“鋸大缸”、“打麻糊”、“老來難”、勞動號子、河西調等等。
嗩吶比賽:兩人對吹,或兩組對吹,吹奏之外,還要將嗩吶高拋、繞腰轉、繞腿轉,裝瘋 賣傻,讓人笑掉大牙。
蹬壇滾缸:道具非專業定制,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
耍大杈:三齒木杈,丈把長,只是打麥場上來用翻曬麥子、堆跺麥秸的尋常農具。有心于此、擅長此道的農民卻耍得上下翻飛,龍騰虎躍,驚險動作連連,近前者往往驚出一身冷汗。
二鬼摔跤:演者裝傻充愣,滑稽百出,丑跤趴、驢打滾,豬滾翻,笑痛人的肚腹。
晃悠板:一截圓木上搭一板,兩腿塔住來回晃動;一邊晃動,兩手還要高高舉過頭頂, 轉動小碌碡(構完麥種后用來壓實麥眼兒的小型石磙子),或頭頂一個裝滿水的瓦盆。
抖空竹:土語“抖嗡”,有單竹、雙竹、有大有小,花樣有“拋高”、“過橋”、“串繞”等。竹聲時緩時急,時松時緊,時粗時細,耳目不得消停。
此外還有“疊羅漢”、“小中幡”、“口技”、“九連環”、“摔牛”等音樂、戲劇、小品、雜技、魔術、曲藝、民間游藝、民間游戲、農業生產技藝等諸多內容,雜七雜八,幾乎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