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會卷 | 小車會:杜崗小車調(二)
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杜崗鄉紳財主王洪聯合藝友創辦“三慶和”科班,以老調、河北梆子為主要坐科授受內容。閑暇之余,王洪等人嘗試對本村小車會的唱腔做一番開發、改造,將這種曲牌表演糅入本村小車、旱船、皇杠、龍燈等花會藝術表演形式,改編、加工成《掃松》、《三娘教子》、《婆媳和》等,一般可由兩三個人就能完成的戲種開始傳播開來。此后十余年間,王洪病故, “三慶和”隨之解體。王洪之子王萬吉旋在杜崗創辦了新“三慶和”,時稱“小三慶”,以區別于其父創辦的舊“三慶和”。“小三慶”的藝人們繼續對小車調進行改造、加工,依托小車調原有曲牌,融和本村旱船、皇杠、龍燈等花會表演特色,借鑒、吸收、改造、融和當時風行的部分絲弦、老調唱腔,一步步將這個由兩三個人演唱的小戲種,逐步發展成可容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型戲劇形式,杜崗小車調這一真正土生土長的劇種得以確立。
蔡棟森·攝
在此后的歷史發展中,杜崗小車調劇團的藝人們,根據這一劇種的唱腔、對白、服裝、表演等特色,先后創作、改編了《巧奇冤》、《貧女淚》、《柳樹景》、《雙冤記》、《松林錯》、《烈女悲》、《花園配》、《送瑞紅》、《咬臍郎打圍》、《大四景》、《劉胡蘭》等十多出大戲,每年定期于年節,或應邀至外地演出。
杜崗小車調屬于板腔體戲劇,但其藝術特色在于它獨具“九腔十八調”、 “十三道大轍”和“正八板”、 “反八板”。
蔡利·攝
“九腔”指:頭行板、大四景、對四景、男水滸、女水滸(虎)、男青楊、女青揚、水波花、苦板。
“十八調”指:大四景、對四景、男水滸(虎)、女水滸、男青楊、女青楊、男二板、女二板、頭行板、桂枝香、鎖南枝、反招二板、樓上樓、水婆花正板、茉莉花、倒推、增板、心三切。這“十八調”中,反招二板是其他板腔體戲劇中罕用的。
“十三道大轍”包括:一七、敲敲、曲元、公聲、天生、扒沙、該來、江楊、甫蘇、功條、大陰晨、小陰晨等。
杜崗小車調開始只有生旦二角,后逐漸增成生、旦、凈、丑諸行,伴奏樂器也增加到二胡、大嗡子、笛、笙、底鼓、小鼓、大鑼、小鑼、小镲、板、梆子等。
杜崗小車調的小開門與現存京劇、河北梆子、絲弦、老調迥然不同,過門的拖腔很柔潤,很圓融,很美。反招二板更是特色獨具:唱腔激昂疾緊,音樂韻律滾動銜接針腳細密,一氣呵成,情意表達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