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四十載 赤誠文博心——記霸州市華夏民間收藏館館長王桐
2020年廊坊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剛剛閉幕,作為此次旅發大會的參觀景點之一,霸州市華夏民間收藏館得到眾多參觀者的關注。館長王桐,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文物管理工作,2008年霸州市籌建博物館時,他負責博物館大綱的撰寫以及文物征集、展陳設計等工作。館內一磚一瓦,每個展臺,每件展品,無不傾注著他的心血。
王桐出生在霸州市南孟鎮一戶普通農家。從小他就對歷史感興趣,逐漸喜歡上收藏。那時候,家中經濟緊張,十幾歲的孩子手里難有閑錢,王桐幾乎是把所有錢都省下來,花在了收購心儀的老物件上。時間長了,有古玩收藏圈里的老前輩看他聰穎好學,也樂得加以指點,王桐平時在古玩市場又跑得勤,幾年下來,理論結合實踐,他積累了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
1981年,王桐進入霸州市文物管理所工作。有人說“考古考古,就是挖土”,野外考古風里來雨里去,又臟又累,發掘過程中經常要跟千百年前的尸骨“打交道”,稍不留神還會遭遇突發坍塌等風險。在常人眼中,文物管理所的工作是個“苦差事”,王桐卻干得如魚得水。對他而言,每一次現場發掘都像進行一場歷史的回溯,重現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破譯出一串串密碼。
2007年,霸州籌建霸州市華夏民間收藏館。“從事文物工作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給當地老百姓建一座像樣的博物館。”時任霸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長的王桐深感重任在肩。那段時間,他一邊寫博物館大綱,一邊四處征集文物,謀劃布展事宜。有一次,他布展忙到深夜,困得不行,窩在展廳一個空紙箱里睡著了。醒過來時,因為蜷縮太久,血液循環不暢,半天腿都沒有知覺。幾個同事趕緊幫他按摩,揉了半天才緩過來。
文物保護工作不好做,在文物征集乃至勘探調查工作中,時常會遭遇群眾的不理解。霸州市東楊莊鄉苑口村位于大清河畔,有一塊康熙年間敕賜的“永濟橋”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考古價值。鑒于其價值和當時在該村的保護情況,王桐曾向村民建議,可以由文物管理所或博物館將此碑妥善保存,但被拒絕。2012年,眼看再有幾天就過年了,“永濟橋”碑一夜之間不翼而飛。收到消息后,王桐急得寢食難安,他和同事們與公安機關合作,發布懸賞令緊急尋找線索。不久,有線索顯示,“永濟橋”碑被盜竊至保定市博野縣,王桐與同事冒著嚴寒第一時間趕到。經過幾番周折得知,該碑已經被埋藏在地下。盜竊者極狡猾,埋一層土,潑一次水,一層層厚且堅硬的凍土設置出一道屏障。一刻見不到碑,懸著的心就一刻不能放松,王桐和同事康健、單國輝拎起鐵锨和鎬就開始刨。寒冬臘月,每個人都折騰出一身汗,手上磨出血泡,血泡又被磨破……后來,他們在當地雇了一臺挖掘機,雙方配合,終于把“永濟橋”碑挖了出來。直到今天,他說起此事還忍不住落淚:“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必須找回來。”
如今,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出游人群把博物館列入游覽計劃,這對于博物館的發展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說考古的任務是調查、發掘、研究,那博物館的主要職能就在于宣傳、教育及保護、研究。博物館要講好文物故事,讓普通人看得懂文物,進而從中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汲取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養分,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達到公共教育的目的。”王桐說,近年來,他們一方面致力于繼續豐富館藏文物資源,探索利用智能語音講解、VR虛擬現實、文物3D掃描等技術手段使展覽形式更生動靈活,另一方面不斷加強與各地博物館的交流合作,讓文物資源真正轉起來、動起來,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一座博物館往往濃縮著一方土地的文化傳統、風俗特色乃至精神密碼。王桐說:“當人們走進這座博物館的時候,能真切感受到這片熱土曾承載了怎樣熱氣騰騰的生活,經歷過哪些歷史煙云的洗禮,又沉淀出了如何絢爛而璀璨的文明,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