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水務局立足職能積極創建節水型社會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物質基礎。”我國的基本國情水情就是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消耗粗放、水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惡化。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水生態文明已經成為關系到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頭等大事。正是基于對現實狀況與長遠發展的認知與謀劃,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使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水生態文明成為突破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戰略部署。
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水生態文明對于我市來說更顯得尤為重要。我市地處海河流域大清河系中下游,華北平原腹地,人均地表水資源占有量41 m3,相當于全省、全國的10.3%和1.7%;畝均地表水資源占有量37 m3 ,相當于全省、全國畝均的11.8%和2.8%,水資源狀況遠低于平均水平。
面對我市水資源匱乏、人均水量遠遠低于平均水平、地下水位由于長時間高強度開采正在不斷下降的現實狀況,市水務局以十八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堅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結合我市著力“兩個環境”建設的總體要求,努力推進我市節水型社會建設。
——嚴守“三條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節水型社會建設。一是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紅線,按照“先規劃、后開發”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水資源規劃,加強開展水資源論證。二是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的紅線,按照開發保護并重的原則,加強水功能區管理,切實保護飲用水水源。三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按照節水減排要求,按照行業用水定額,強化節水考核管理,大力推進節水“三同時”制度。
——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在全市范圍內強化節約用水,優化節水型社會建設。農業用水方面,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工業節水方面,引導和支持企業科技提升、調整產業結構、采用節水設備工藝和技術,在用水大戶企業推廣水平衡測試,有效提高用水效率。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可以在污水處理和中水回收等方面增加投入,實現循環用水,降低消耗總量。生活用水方面,一是在市區加強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全面推行節水型器具;二是以農村水廠建設為有效載體,增強農村節水意識,逐步改變農村生活用水的無序狀態。
——積極推進城市水廠建設,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南水北調工程于2014年竣工,在市區留有調蓄區,利用調蓄區興建城市水廠可實現市區供水水源由地下水改為地表水,徹底改變市區供水完全依靠開采地下水的狀況,能夠切實保護節約地下水,優化水資源配置。水廠規模為16萬 m3/d,占地規模約100畝,預留100畝,預計總投資約2.0億人民幣。第一期工程規模為8萬 m3/d,前期工作已經開展。
——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加大對水環境的生態保護,助推節水型社會建設。緊緊圍繞我市著力推進“兩個環境”建設和創模工作,加大拆違和治臟力度,建立長效機制,在太平橋、牤牛河橋、六郎橋、牤牛河沿岸和中亭河沿岸等重要部位,垃圾棄置點發現一處清理一處,清理水面浮萍及漂浮垃圾,進一步改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
——加強社會管理與節水宣傳,嚴格依法行政和營造節水氛圍,保障節水型社會建設。嚴格依法、文明執法,及時有效處理水事糾紛和涉水爭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深化水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水利政務公開和辦事公開,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水法規制度的貫徹落實。在堅持宣傳常態化的同時,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宣傳相關水法律法規,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倡導適應水生態文明要求的生產、生活方式,號召全社會自覺加入到節水、護水、愛水的活動中來,營造節水、護水、愛水的良好社會氛圍。